《我的一次科学尝试》和《科学教学计划》,高中700字作文,高中1000字作文_39日记网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和《科学教学计划》,高中700字作文,高中1000字作文

所属栏目:作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4-05-27 23:55:06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高中700字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高中作文,肯定对各类高中作文不太陌生,借助高中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高中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我帮大家整理的高中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百花园三 习作训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动手参与鸡蛋从水底浮上来的实验过程。

  2、把本次实验过程和自己从实验中的收获(感受)写出来。

  3、通过实验和写作,锻炼提升科学意识和对科学知识探索的兴趣,学做生活中的探索与发现者。

  学习重难点:

  1、仔细观察实验过程,通过交流丰富自己的词句百宝箱,然后把实验的过程与自己的感受(收

  获)写出来并认真修改。

  2、经历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学习做一个有探索精神的“小小发现者”。

  实验准备:

  透明的玻璃杯一个、水、盐、小勺子、筷子

  学习过程:

  1、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尝试把下面的片段写完整。

  1、观察试写片段1: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慢慢沉入水底。

  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盛着清水的杯子里。同学们 ,只见鸡蛋像 。

  2、观察试写片段2:将食盐一勺一勺地放入水中,鸡蛋在水中忽上忽下,终于鸡蛋浮上来了。

  接着, (谁)拿起筷子 ,同学们 。只见鸡蛋 , (谁)又 。一会儿,鸡蛋像 。这时,教室 ,同学们 。

  2、探索领会“鸡蛋浮起来”的科学道理。

  1、鸡蛋在水里挤开的水的重量就是鸡蛋受到的 。

  2、放在清水里的鸡蛋挤开的清水的重量比鸡蛋重量 ,鸡蛋受到的 不能把鸡蛋“撑”起来,所以鸡蛋在清水里只能潜在水底;

  3、盐溶解在清水里之后,鸡蛋挤开的盐水重量的比鸡蛋 ,自然鸡蛋受到的 就能把鸡蛋从水底给“撑”起来;

  三、小组内独立尝试完成实验,再次进行观察,在下列宝箱填上适当的内容。

  宝箱1、描写实验老师(或同学)动作、神态的词句:

  宝箱2、描写观众的词句:

  宝箱3、描写鸡蛋位置变化的词句: 宝箱4、描写鸡蛋在水里沉浮不定的句子:

  4、拟定题目、列提纲。

  1、我拟的作文题目是:

  2、我的作文提纲:

  开头:

  实验过程:

  结尾:

  5、独立自主完成作文草稿。

【科学教学计划】,高中1000字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高中作文,肯定对各类高中作文不太陌生,借助高中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高中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我帮大家整理的高中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培养孩子成为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家乡,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

  2、活动内容:

  学生可以全员参与,创作出与科学有关的敢于大胆创新,有意义的画作。优秀作品颁发获奖证书。

  (二)明天小小科学家

  1、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的能力。通过开展科学发明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旁,是鲜活的,并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发明创造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活动内容:

  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设计创作,进行科学小发明。内容体裁不限。优秀作品会在全校进行展出。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2

  一、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

  (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三、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上述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天气——1—5周

  第二单元溶解——6—9周

  第三单元声音——10—13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14—16周

  总结——17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