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帅不能老迷路》和《飞将军李广的历史典故》,初三1000字作文,其他1000字作文_39日记网

《统帅不能老迷路》和《飞将军李广的历史典故》,初三1000字作文,其他1000字作文

所属栏目:作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4-05-28 00:05:33

【统帅不能老迷路】,初三1000字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初三作文打过交道吧,写初三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统帅不能老迷路》初三作文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统帅不能老迷路》优秀初三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统帅不能老迷路》有所帮助。

  “飞将军”李广“终生难封”或因带兵屡次被困。

  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的人,未必是当时职场混得好的人,西汉第一神箭手、飞将军李广便是案例之一。他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一个猿臂善射的漂亮身影,至今还在为后人敬仰。同时,人们也意识到李将军在职场的不如意,因此也留下一声叹息:“李广难封。”

  为什么漂亮的职场姿态和暗淡的职场前景集中在一人身上呢?

  李广漂亮战例后面是不漂亮的成绩。

  再怎么神勇的身姿,再怎么突出的武功,一旦变成战绩记录,热血生动的过程就变成冰冷客观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飞将军李广,也就明白他老人家为何老是在职场混不下去了。

  飞将军职场失败寻根:用弓箭手的职业标准去当将军。

  李广在职场的短处,其实也是他的长处,他有一个特点——善于近距离作战。《史记》记载,他射箭的诀窍就是,敌人不进入自己的有效射程,就绝不出手,而这个射程不过几十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这个例子说明李广作为一名弓箭手很谨慎,但是也暴露他一个缺点,他始终将自己作为一名弓箭手,他以弓箭手的视角指挥作战,因此总是将部队带入自己的有效射程作战,从而导致险情迭起,屡次战败。司马迁也不得不说,“其将兵数困辱”,他带兵屡次遭受围困,甚至受被俘的耻辱。

  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李广作为一个神箭手,或者说一名特种兵头领,指挥近距离作战,相当精彩;一旦拉开距离,扩大战场面积和作战范围,李广就迷失了,成绩就没那么漂亮了。举个例子吧,好莱坞大片里,往往精彩的是史泰龙、施瓦辛格他们的单兵作战故事,其票房远高于什么巴顿将军、艾森豪威尔之类的军事大题材,为什么?因为巴顿和艾森豪威尔他们没有什么好看的动作。

  李广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这个缺陷,要想成为军事大统帅,他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活儿。因此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大追击战中,他强烈要求和卫青的大部队一起出发,自己充当先锋,争取活捉单于的机会。那一年,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职场升迁的机会就在这一战了。

  谁知道为人不厚道的汉武帝嫌他晦气,要总指挥官卫青把李将军调开;而私心重重的卫青把立功的指标给了朋友公孙敖,支开李广,让他带兵从东路出发,而东线是最容易让人迷路的。

  老英雄的收山之作,居然滑稽到以迷路收场,而这次迷路是被上司算计的。悲壮而孤傲的李广,当然不再愿意去面对那些冷漠无情的刀笔吏。你是大漠神箭手又怎么样,匈奴人怕你又怎么样,最后还不是只能老老实实坐下来交代问题,争取轻一点的处分?

  走到这一步,飞将军只有一死,才能对自己的英雄生涯作一个有尊严的交代。

  读《史记》里的“李将军列传”,让人唏嘘,漂亮的传说不等于漂亮的职场生涯。其实现实中有不少前辈,听他们描述往事,精彩纷呈,甚至惊心动魄,而他们的人生现状却不能与精彩的过去相对称。也许,他们的成功不在于漂亮的结尾,而在于漂亮的过程,司马迁也许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单单为李广而落泪。

  汉朝的刀笔吏不会光听李广如何漂亮脱险的故事,而是要干货,所以可能会这样质问:李广,你这次所率部队伤亡若干,减员若干,部队被打散,战略目的全都没有达到,并且作为最高指挥官,你居然被敌人俘虏,“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战功,应当处斩,酌情减轻处分,开除军职,取消军衔,削职为民。

  这个处理是有道理的,因为不管你如何在逃跑过程中大显神箭手风采,全军溃败这个事实是无法抹去的。

【飞将军李广的历史典故】,其他1000字作文

  《飞将军李广的历史典故》怎么写呢?其实习作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学习写作知识的过程,同时更是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自然的一种手段。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飞将军李广的历史典故》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飞将军李广的历史典故》其他作文应该怎么写吧!。

  公元前129年,匈奴派兵进犯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汉武帝派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四名将军带领人马分头出击。

  在四名将军中,要数李广年纪最大,资格最老。李广在汉文帝时候就做了将军;汉景帝的时候,他跟周亚夫一起平定七国之乱,立过大功;后来,汉景帝又派他去做上郡(治所在今陕西榆林东南)太守。

  有一次,匈奴进了上郡,李广带着一百个骑兵去追赶三个匈奴射手,追了几十里地才追上。他射死了其中的两个,把第三个活捉了,正准备回营,远远望见有几千名匈奴骑兵赶了上来。

  李广手下的兵士突然碰到那么多匈奴兵,不由得都慌了。李广对他们说:“我们离开大营还有几十里地。如果现在往回跑,匈奴兵追上来,我们就完了。不如干脆停下来,匈奴兵以为咱们是来引诱他们的,一定不敢来攻击我们。”

  接着,李广下令前进,在离开匈奴阵地仅仅两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命令兵士一齐下马,把马鞍全卸下来,就地休息。

  兵士们都发急了,说:“匈奴兵马这么多,又这么近,要是他们打过来,怎么办?”

  李广说:“我们这样做,表示不走,使敌人相信我们是诱骗他们的。”

  匈奴的将领看到李广这样布置,真的有点害怕。他们远远地观察汉军动静,不敢上来。

  这时候,匈奴阵地上有一个骑白马的将军,走出来巡视队伍。李广突然带着十几名骑兵翻身上马,飞驰过去,一箭把他射死。然后再回到自己队伍,下马躺在地上休息。

  匈奴兵越看越怀疑。天黑下来,他们认定汉军一定有埋伏,怕汉军半夜袭击他们,就连夜全部逃回去。到了天亮,李广一瞧,山上已没匈奴兵,才带着一百多名骑兵安然回到大营。

  这一回,汉武帝派了四路人马去抵抗匈奴。匈奴的军臣单于探明了汉兵的情况,知道四名将军中最难对付的是李广,就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雁门,沿路布置好埋伏,命令部下活捉李广。匈奴兵多势盛,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李广的人马被打散,李广自己也受了伤,被匈奴兵俘虏。

  匈奴兵看李广受了重伤,把他放在用绳子络成的吊床里,用两匹马驮着,送到单于的大营去。

  李广躺在那张吊床上动也不动,真的像死了似的。大约走了十几里地,他偷偷地瞅准旁边一个匈奴兵骑的一匹好马,使劲一挣扎,猛地跳上马,夺了弓箭,把那匈奴兵推下马去,调过马头拼命往南飞奔。

  匈奴派了几百名骑兵追赶。李广一面使劲夹住马肚子,催马快跑,一面回转身来,拈弓搭箭,一连射死了几个追在前面的匈奴兵。匈奴兵眼看赶不上李广,只好瞪着白眼让他跑了。

  李广虽然脱了险。但是因为他损兵折将,被判了死罪。汉朝有一条规矩,罪人可以拿钱赎罪。李广缴了一笔钱,总算赎了罪,回家做了平民。

  过了不久,匈奴又在边境骚扰,汉武帝重新起用李广,担任右北平(郡名,治所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太守。

  多少年来,李广一直在北方防守。因为李广行动快,箭法精,忽来忽去,叫人摸不准他的路子。所以匈奴人给他起一个外号叫“飞将军”。李广做了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害怕飞将军,不敢进犯。

  右北平一带没有匈奴兵进犯,可是常有老虎出来伤害人。李广只要听说哪儿有老虎,总亲自去射杀。老虎碰见他,没有不给射死的。

  据说,有一次,李广回来晚了,天色朦胧,他和随从一面走,一面提防着老虎,忽然瞧见前面山脚下草丛里蹲着一只斑斓猛虎。他连忙拿起弓箭,使尽全力射了过去。凭他百发百中的箭法,自然射中了。

  手下的兵士见他射中老虎,拿着刀枪跑上去捉虎。他们走近一瞧,全楞了,原来中箭的不是老虎,竟是一块大石头,而且这支箭陷得很深,几个人想去拔也拔不出来。大伙儿真是又惊奇,又佩服。

  李广过去一看,自己也纳闷起来,石头怎么能射得进去呢?他回到原来的地方,对准那块石头又射了几箭,箭碰到石头,只迸出火星儿,却再也射不进去了。但就是凭这一箭,人们都传说飞将军李广的箭能射穿石头。

  李广的一生,大都投入了抗击匈奴的事业。他身经大小七十几次战斗,由于他英勇善战,成为匈奴贵族心目中可怕的劲敌。但是李广在他一生的战斗中常常遭到意外的挫折。倒是两个新提拔起来的青年将军——卫青和霍去病,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了出色的战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