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小学作文,肯定对各类小学作文不太陌生,借助小学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小学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个周末,我读了《聊斋志异》一书,它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这本书大多说在谈狐说鬼。其中,有反映了当时民风的黑暗的《促织》,《红玉》;有揭示科举考试时规章的种种罪端,如《叶生》,《僧术》;有赞扬百姓勇于战斗的精神的《席方平》,《田七郎》。最吸引人的就是描写人与妖之间的爱情故事,如《青风》,《阿纤》等,写得非常精彩。
我最爱看《聂小倩》这一篇。
宁采臣在去金华办事时,在庙里遇到了燕赤霞。在晚上,一个妙龄女前来调戏他,被宁采臣轰走了。第二天夜晚,她又来了,但却是诚恳地告诉他,她是受妖魔胁迫,才去害人的,后来又告诉了他躲避的办法,为了报答,宁采臣把聂小倩的尸骨移回了家。一年后,宁采臣续娶了小倩,并有了三个有出息的儿子。
真是好看啊!
在蒲松龄笔下,那些妖鬼狐精,花妖水怪,不再让人感到狰狞可怕,她们有的机智聪慧,有的正义勇敢,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是一本值得我们看的好书!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其他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其他作文可以分为命题其他作文和非命题其他作文。写起其他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我为大家收集的《蒲松的著作《聊斋志异》读后感》其他作文,希望在写《蒲松的著作《聊斋志异》读后感》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蒲松的著作《聊斋志异》读后感》其他作文。
《聊斋志异》是清初作家蒲松龄的短篇文言志怪小说集,书中多记叙各种鬼怪的奇闻逸事。不同于通常人们印象中邪恶、恐怖的妖魔鬼怪,蒲松龄笔下的鬼常常各具特色,有丰富的性格特点而非单一的扁平人物。《聂小倩》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聂小倩》讲述了被妖物胁迫的鬼魂聂小倩诱惑书生宁采臣不得,而后与其产生爱情的浪漫故事。其中的聂小倩富有人情味,以至于后来她重回人间,变得和常人无异。选段截取自《聂小倩》的开头,起于最一开始宁采臣登场,止于聂小倩第一次诱惑宁采臣被断然拒绝。其中先后出现的三个主要人物——宁采臣、燕赤霞与聂小倩,是选段中的亮点。文中的环境描写与情节铺垫也辅助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为小说增添了魅力。
鲜明而对立的人物形象是选段的重点。最先出场的是书生宁采臣。他的性格特点作者在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了——“生平无二色”,并且性格慷爽,使得读者一下就对宁采臣的为人有了概念,在读到下文他的一系列反应时也觉得合情合理。
当宁采臣面对聂小倩的诱惑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惊”,然后“正容”,体现出宁采臣的正直与洁身自好,同时与上文“生平无二色”产生呼应。接着,宁采臣道出了“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别看这一句话十分简短,但这四个四字词语的并列不仅语言工整、富有书生气与宁采臣的身份相呼应,而且简短有力,表现出宁采臣坚定的拒绝态度。这里,读者可以更进一步地感受到宁采臣的刚正不阿。紧接着,面对聂小倩的一再勾引,宁采臣先是“咄之”,然后命令聂小倩“速去”,面对黄金,宁采臣更是“掇掷庭墀”,毅然决然地将它扔到了庭院里。这一系列动作描写无不体现出宁采臣内心的坚决。同时,此处的语言多为短语或词语,精练而又给人一种急促的感觉,更可以强调出宁采臣心中没有丝毫的犹豫,果断而坚决。除了以上对宁采臣的正面描写,聂小倩的话“此汉当是铁石”体现了聂小倩对宁采臣的敬佩之情,侧面烘托出了宁生的正直形象。
日暮宁生在寺中散步时,有一士人前来,这便带出了另一位正面人物——燕赤霞。从“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读者就可以感觉到有一些不寻常。果不其然,南舍住着的就是这位燕赤霞。他“语甚诚朴”,一下就奠定了燕生的正面形象,也昭示着他乐意出手相助的性格。另一个让人感到不同寻常的地方是“听其音声,殊不类浙”,他“自言秦人”,外地人到兰若寺做什么?读者不免心生疑问,这其实也是为下文燕赤霞的剑客身份作了铺垫。当宁采臣威胁聂小倩“当呼南舍生”时,小倩十分害怕。由后文可知,此时聂小倩已知道燕生的身份,而宁采臣不知道,这再一次为燕生的身份埋下了伏笔,暗示出燕生的不同寻常。
与前两个正面人物形象相对立的,是一开始处于邪势力的聂小倩。小倩的出场先是由月夜下低语的老妇口中提到,为小倩这个人物蒙上了一层神秘感。老妇说她“意似蹙蹙”,似乎在暗示她在鬼界的不顺。宁生第一次隐约看到小倩时,觉得她“仿佛艳绝”,侧面烘托出了小倩的美貌,同时也为下文他们之间的爱情埋下了伏笔。而老妇口中的“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去”同时印证了小倩的美丽和她所做的差事。在勾引宁采臣时,小倩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她先是“笑曰”,好像她在利用人们弱点勾引他们这方面已是老手。而后遭拒,她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表示“夜无知者”。“女逡巡若复有词”似乎在暗示着聂小倩心里也有苦衷,可能是她本意不愿在人间作恶,但又无奈被胁迫。之后,在宁生的警告和斥责之下,小倩“惧”,而后“惭”,她被宁生的刚正不阿所折服,开始反思自己。这里一方面为下文她向宁生表明身世、寻求帮助作出铺垫,另一方面也侧面突出了宁采臣的性格耿直,有人格魅力。
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往往需要通过环境描写进行烘托。在小说开头,“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就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环境描写,雄伟的寺庙与荒凉的环境形成了对比,渲染出了兰若寺诡异的气氛,为下文在此上演的人鬼相遇做出了铺垫。同时,此处的描写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由整体到细节,从整个寺的环境写到南舍,增强了小说的代入感。“巨池野藕”等奇异的景象更渲染出了诡异、幽杳的氛围。“月明高洁,清光似水”是宁生和燕生对话时的环境,衬托出了他们二人的高雅品格。
选段中的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与情节设计围绕着人鬼不同的性格特点而展开,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为即将要上演的一出跨越生死的人鬼之恋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