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高中作文的经历,对高中作文不是很陌生,高中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事业单位文学常识积累》高中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事业单位文学常识积累》高中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事业单位文学常识积累》吧。
一、明代文学代表:
1、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浦江)人。作品有《宋东阳马生序》及《宋学士文集》。
2、施耐庵,主要作品有《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对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3、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三国演义》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
4、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主要作品《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5、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主要作品有《震川文集》。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
6、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临川人。主要作品有《牡丹亭》(又名《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叫《临川四梦》,是浪漫主义杰作。
7、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顾曲散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共120篇。“三言”与凌蒙初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
8、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二、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集封建时代文学发展之大成,是古代文学的一个光辉总结。各种文体无不具备,蔚为大观,诸多样式齐头并进,全面繁荣。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清代使之得到复兴;小说、戏曲、民间讲唱等新兴文学样式,清代使之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1、清诗
清初诗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抗清爱国志士,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他们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气节。另一类是仕清又忏悔者,如钱谦益、吴伟业,他们的晚年在痛苦中度过,思想矛盾都表现在诗中。
2、清词
清代的词人、词作、词论均多于前代,被称为文学史上的"词之中兴"。以陈维崧为宗主的阳羡词派、以朱彝尊为领袖的浙西词派、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以及被称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己"的纳兰性德,在词创作方面都极有建树。
3、清散文
清初散文沿着明代"唐宋派"的路线向前发展,较重要的散文作家有侯方域、魏禧、汪琬。
清代的骈文在乾隆时期得到复兴,以阮元为代表的文笔派为文尚骈尚偶,为骈文力争正统地位。经过论争产生了不拘骈散之论。
4、清戏
清代戏剧作家作品数量都十分可观。杂剧数量1300种左右,传奇数量约在1100种左右。杂剧数量虽多于传奇,但清代戏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传奇方面,而又以清初传奇为重头戏。
5、清小说
小说创作的繁荣代表了清代文学的主要成就。从数量来看,据统计,清代白话通俗小说的数量大约在400种左右;清代文言小说数量大约在500种左右。这个数字超过明代,居历代之首。
三、明代文学
明代是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昌盛而正统诗文相对衰微的时期。明代文学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从明初到正德年间是明代文学的前期,从嘉靖年间到明亡是明代文学的后期。这两个阶段的文学有着显著的变化,表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这种变化和特点,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潮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明代前期文学
明代前期文学的发展,有个曲折的过程。除元、明之交产生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外,这时期没有产生成就较大的作品,只是到成化年间戏曲和民歌才有一些新的开拓。
明代后期文学
从嘉靖以后,小说、戏曲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创作十分繁荣,不仅数量多,而且取材面也较广。这是明代后期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与此同时,诗文也在缓慢地发生变化。
明代文学中小说成就最高,戏曲次之,诗文相对衰微。《三国志演义》可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高峰,《水浒传》则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西游记》可说是神魔小说的楷模,《金瓶梅》在人情小说中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方面也是前无古人的。明代的白话短篇小说,是宋、元话本的继续和发展,其成就也很高,它犹如昙花在明后期一现,弥足珍贵。戏曲中的《牡丹亭》以其独特的构思,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影响深远。所以,明代小说、戏曲的成就是极为辉煌的。
明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为清代许多作家所吸取。清代诗、词、文号称“中兴”,但它们是汲取了明代诗文创作的教训,才开拓出一个新局面的。这些,都说明了明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初三作文打过交道吧,写初三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水浒全传》读后感》初三作文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水浒全传》读后感》优秀初三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水浒全传》读后感》有所帮助。
《水浒全传》共120回。作者施耐庵(约1296-1370),生于苏州城外施家港,取名彦端,字子安,号耐庵。元代至顺年间与刘伯温同榜进士,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做官。张士诚起兵后,施耐庵被邀请到了起义军中。后发现张士诚等首领日益骄逸,施耐庵便带着弟子罗贯中逃到淮安,隐居在一个知友家中。此时施耐庵见楚州(今淮安)景色优美,就以当地的萧湖,勺湖,越胡,洪泽湖,白马湖,蓼儿洼湖荡芦苇沼泽及山东水泊梁山为背景,更以淮安画家龚开画的有关《三十六人赞》为线索,闭门创作了巨作《水浒传》,《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奇书,《水浒传》便在此做成。我不得不佩服施耐庵的想象力,因为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前人留下的简单素材,创作出波澜壮阔的108将《水浒传》。
《水浒传》中一百单八位英雄好汉都讲一个“义”字,从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到天狗星金毛犬段景住,没有一个人不讲义气,正是一个“义”字,把这108位好汉聚到一起的。仗义疏财,为朋友两肋插刀,诸如此类,令我等现代人钦佩。
水浒对人物的描写及其精彩,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是: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天杀星黑旋风李逵。
先说宋公明,他就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仨字:会用人。他刚开始是一个郓城小吏,由于它结识天下好汉,所以在他落草前就已经名满天下了,正因为此,他才得以从刑场上被晁天王等人救到梁山上。初到梁山伯,他就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其实故事写到这里,正好写了三分之一,所以我不太赞同“宋江是这里的主人公”这个说法。宋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竟然是一个“招安迷”,每次劝说降将,总避免不了说一些关于招安的话,如:倘蒙将军不弃山寨微贱,宋江情愿让位与将军;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由于它是一个“招安迷”,忠于皇室,所以带领着梁山上所有东西来归顺朝廷,但不知童贯等四大奸臣早已密谋准备刺杀宋江,可怜宋江做了半世忠臣,最终死在了奸臣手里。网上学者也写了一些对宋江招安的看法:一群好汉,被逼造反,后来招安,全部完蛋。虽然语言过激,但简单明了的表达了当时皇上昏庸,群臣无能。
再说吴学究,他像《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足智多谋,只是不会法术罢了。他刚开始时只是村中的一名学究,后来因结识了晁错,也上到梁山泊来。晁错死后,宋江成了老大,宋江非常看重吴用的才华,就让他当上了军师老大(参谋长)。虽然宋江也有不听吴用劝告的时候,但打仗的时候,宋江却离不开吴用,其实书中的许多阵法都是吴用秘传给宋江的。虽然他没杀过一个人,也没擒过一个人,但他却能像张良一样“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操控着大局。
然后说说公孙一清,它是“清闲派”,好像整天没事做,但在战场上,他却发挥出了小说的那种想象力,常常使用法术等令人想象不到的鬼玩意儿出来攻击对方。其实公孙胜有一个特点是我非常欣赏的,那就是他的“闲”心,他总是想去道观,或者在后方歇息,不到关键时刻他是绝对不会出来的。的确,在社会中有很多人看似平凡,甚至懒惰,令人讨厌,但他却有非常特点,或者优势,这也是《水浒传》写起来最麻烦的一点,因为施耐庵要把这108位好汉的特点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实属不易。
最后说黑爷爷李逵,他是条汉子,不折不扣的汉子,自从跟了宋江,每次打仗他都争着做前锋,从来没考虑过自身安危。李逵其实挺可怜的,亲眷全无,死心塌地的跟着宋公明,把他当父亲看待,从没对宋江的决定说过一个“不”字。但回头细细品味李逵这人,虽然很壮,却没头脑,而且很莽撞,常常惹出事来。总而言之,我认为李逵对宋江是愚忠,但他也是一个没有头脑的战争奇才。
读完了《水浒全传》,我的思想又被刷新了一遍,根据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我总结出来了我的人身目标:做事要果断,胆子不大可以,但不能向社会中的败类低头,更不能当败类,哪怕贫,也要清,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点评: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精挑细拣,素材似为主题量身定制。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