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词名句》和《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其他1000字作文,高一1000字作文_39日记网

《辛弃疾的词名句》和《苏东坡传读书笔记》,其他1000字作文,高一1000字作文

所属栏目:作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4-05-29 21:57:04

【辛弃疾的词名句】,其他1000字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其他作文的经历,对其他作文不是很陌生,其他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辛弃疾的词名句》其他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的词名句》其他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辛弃疾的词名句》吧。

  辛弃疾的词名句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4、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5、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6、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7、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9、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0、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1、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  12、君如无我,问君怀抱向谁开。  13、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4、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5、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1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7、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18、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9、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不长江滚滚流。  20、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1、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22、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23、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2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25、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7、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28、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30、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2、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3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4、三军甲马不和数,但见动地银山来。  35、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新凉好个秋。  36、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37、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原自要春风。

    38、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9、日头落下,胡人骑兵扬起的沙尘未曾断绝,西风渐起,边塞的战马白白养肥却不去打仗。  40、天外闪烁着七八颗小星,山前洒落了两三滴微雨。  4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42、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高一1000字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高一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高一作文可以分为命题高一作文和非命题高一作文。写起高一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我为大家收集的《苏东坡传读书笔记》高一作文,希望在写《苏东坡传读书笔记》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苏东坡传读书笔记》高一作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我最喜爱的苏东坡的一首词——《定风波》。这首词充分体现了他乐观豁达,清逸旷远的人生品格。以前知道苏东坡是因为他的词,而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之后,才真正认识苏东坡。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才有的奇人,他曾这样评价过文坛的巨子:“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在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

  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有变成尖酸刻薄。”苏东坡的一生,命运坎坷,仕途崎岖。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政治上许许多多的灾祸,全是由于他的才智所带来的,然而,这正是因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实事求是未曾泯灭!苏东坡为官时,管理之处政通人和,他处处为百姓着想,颇受百姓爱戴。

  他练习瑜伽,研究佛道,与高洁之士相交,访山水,与高僧修研佛道。“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为艺妓题诗,与和尚趣谈,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进可朝堂安天下,退能山水怡自身”,即使是泥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在被贬黄州的时候,为了生计开荒种地,将当时“贱如泥”的猪肉烹制出美味无比、流传至今的“东坡肉”。

  苏东坡的诗词里,既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作为诗人,他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文采飞扬,谈笑风生;作为书法家,他自评“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不拘小节、天真烂漫;作为官吏,他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作为苏轼,他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豁达与潇洒。我喜欢他毫不恭维、仗义执言的性格。虽然他有时比较冲动、做事不经“大脑”,但正因为这一点,才使他更富有魅力。

  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写到“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如果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是以此为乐,那么读《苏东坡传》也是一种快乐。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的个性,品尝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从他的事迹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启示。所以我们会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用林语堂做结语时的话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

   有人说,人生低谷时,建议读一些名人传记,看看别人在顺境或逆境中是怎样生存的,

所以我推荐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