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孙中山素材》和《调虎离山(典故、出处、释读)》,其他300字作文,其他500字作文_39日记网

《童年的孙中山素材》和《调虎离山(典故、出处、释读)》,其他300字作文,其他500字作文

所属栏目:作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4-05-29 22:02:46

【童年的孙中山素材】,其他300字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童年的孙中山素材》其他作文都不陌生吧,其他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童年的孙中山素材》其他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我帮大家整理的《童年的孙中山素材》优秀其他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童年的孙中山素材》。

  跟许多农家孩子一样,孙中山在童年时就得上山砍柴,年龄稍大一点时,就下田插秧除草,有时还跟他的外祖父出海捕鱼。7岁时进私塾读书,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国古书,同时练习毛笔字。

  10岁他入陆家祠堂,学四书五经。孙中山勤奋求学,成绩突出。11岁时,他常在屋子门前大榕树下,听太平天国老兵讲述太平军抗清的故事。满清腐败,人民群起反抗的事深植在他小小的心灵中。在乡间,他看到女子被强迫缠足的痛苦,看到奴婢被主人随意毒打的残酷,看到乡人聚赌的沉沦,看到官兵欺压良民的野蛮他感到非常伤心和愤怒。他萌起了要到外面世界看看的念头。

  1879年,13岁的孙中山随母亲乘轮船到檀香山去找他大哥。他们乘坐的是一艘名“格兰诺克”号的两千吨级的铁壳英国轮船。在轮船的甲板上望着浩瀚的大海,“始见轮船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自此,孙中山感受到机器的威力和西方科技的发达。

【调虎离山(典故、出处、释读)】,其他500字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其他作文打过交道吧,写其他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调虎离山(典故、出处、释读)》其他作文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调虎离山(典故、出处、释读)》优秀其他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调虎离山(典故、出处、释读)》有所帮助。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

  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今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励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

  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己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干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杭,就十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释读】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