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战国策》有感》和《观《战国策》有感》,六年级600字作文,其他400字作文_39日记网

《读《战国策》有感》和《观《战国策》有感》,六年级600字作文,其他400字作文

所属栏目:作文大全    发布时间:2024-05-30 21:44:28

【读《战国策》有感】,六年级600字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读《战国策》有感》六年级作文都不陌生吧,六年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读《战国策》有感》六年级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我帮大家整理的《读《战国策》有感》优秀六年级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读《战国策》有感》。

  《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时代的历史文献之一,是依次分国家编排的,其中记录当时一些的重大事件。

  但这之中,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魏策四·南辕北辙》,故事讲的是: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后,便马上赶了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参见魏王,他对魏王说:“我回来的路上看见一个人驾车去楚国,却向反方向走,我问他为什么向北走,他说:‘我的马好啊,可以日行千里’我说:‘你的马虽然好但不能向反方向走啊’他说:‘我的盘缠很多啊’我说:‘盘缠再多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那人又说:‘我的车夫十分善于赶车’我说:‘虽然这几样很好,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反而会让你离楚国越来越远’如今,大王您的每一个行动都想扩大国界,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但是,如果依仗魏国的强大,兵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从而使得土地扩展,大王这样做的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就是越来越远了,国家土地虽然扩大了,但又有多少百姓会死于战乱之中呢?久而久之,大王又怎么会深得民心呢?那么,您就会离您的的霸业越来越远了。就和那位想去楚国而却向北走的人一样了”。

  季梁,他凭着他的口才和智慧,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大战争。同时他也让许多黎明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我想:国家也正是缺少像季梁这样有政治智慧,敢于直言,并且有思想的人。同时,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这就是《魏策四·南辕北辙》给我的启发,这本书中每一篇都透出古人的智慧。

  六年级:王婉竹

【观《战国策》有感】,其他400字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其他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其他作文可以分为命题其他作文和非命题其他作文。写起其他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我为大家收集的《观《战国策》有感》其他作文,希望在写《观《战国策》有感》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观《战国策》有感》其他作文。

  纵横者,即纵横于七国间,以能言巧辩之计,脱颖于诸子百家,推使七国,于战国期。《战国策》一书,则记叙纵横之言录,曝战国之腐朽。中得名利之人苏秦、张仪既是重中之重。

  若论苏秦,不可略其身世。其一穷士,归至家,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即在此境,仍苦读,至夜半,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皇天不负有心人,苏秦终得官爵,以赵之名,连横六国,成天下决策之人也,嗟呼!绝计必有破者,即张仪者也。

  若无张仪,即无秦。战国,秦虽强,终不及六国。恩于张仪三寸不烂之舌,免于一难且一举灭六国。论游说,张仪苏秦不分上下,苏秦之计毁于诸侯间猜疑。无人心,一事无成,张仪借此助秦统一。

  春秋战国,群雄据起,诸子百家,各执一方。纵观战国,处世妙方,言出能人,录于战国策。劝谏有难之时鉴战国策,习先贤之智。纵观战国,同为纵横者也,师出同门,为求名利,互争斗,可谓贫穷而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嗟呼!战乱苦于庶民,告捷者,贫民可享荣华富贵乎?望取战国之训,令天下太平乎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