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画家音乐家名人故事: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亨德尔》其他作文的经历,对《画家音乐家名人故事: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亨德尔》其他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其他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画家音乐家名人故事: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亨德尔》其他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画家音乐家名人故事: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亨德尔》,希望对大家写《画家音乐家名人故事: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亨德尔》有所帮助。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1685 年2 月23日诞生在德国萨克森的哈勒。他比约·塞·巴赫早出生一个月,而且出生地相距很近,真可谓天生双璧,日月同辉。
亨德尔的父亲是亲王王宫里的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如今我们经常见到理发店门前挂有红蓝相间的招牌,据说表示动静二脉,正是昔日里理发师与外科医师都由一人兼任的遗风。
亨德尔从小酷爱音乐,音乐天才早有显露。但是父亲希望他学习法律,以便得到个一官半职。因此,他只能半夜里偷偷爬上屋顶的阁楼,借着月光悄悄练习古钢琴。
亨德尔8 岁时,父亲有一天要去音乐爱好者威森非斯公爵家。亨德尔要求父亲带上他,父亲不肯,他就死追着父亲的马车跑,父亲无奈只好同意。小亨德尔为公爵演奏了古钢琴,公爵很欣赏他的才华,帮他说服了老亨德尔。
这样,亨德尔便被送到哈勒的圣母马利亚教堂接受音乐训练。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亨德尔日新月异进步很快。12 岁时,父亲去世了。小亨德尔一边坚持学习音乐,一边仍然秉承父教,准备学习法律。然而,由于他在音乐上声誉日增,已奠定了雄厚的发展基础,渐渐地,他就放弃了法律,而专心于音乐了。
亨德尔18 岁时,移居当时唯一上演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汉堡,并开始创作歌剧。
亨德尔来到汉堡后,结识了富家子弟马提松。马提松学识渊博,有极高的音乐修养,不仅能写歌剧,还创办了德国的首家音乐杂志《音乐评论》。
亨德尔与马提松一拍即合,结成亲密无间的朋友。马提松为亨德尔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但他因社会地位形成的优越感,也常常令亨德尔大不自在。1704 年,正值马提松出外旅行,亨德尔大展手足写了自己的第一部清唱剧《约翰受难乐》。马提松得知后,甚为不满,与亨德尔发生了口角。由此,他们的关系日渐疏远,终于在一次演出中反目为仇。
那次演的是马提松的歌剧。马提松自己忙上忙下,既担任主要角色,又要指挥。当他上台表演时,便由亨德尔接替;下台后,又要重新回到指挥台上,准备接受观众的欢呼喝彩。亨德尔忍无可忍,断然拒绝让出指挥位置。盛怒之下,俩人相约决斗。决斗中,马提松刺中亨德尔衣服上的一颗钮扣,这颗钮扣挽救了亨德尔的性命。这时,这一对青年方如梦初醒,泣不成声,从此之后,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25 岁时,亨德尔担任了汉诺威选侯宫廷乐长。其间,他曾两次以青年作曲家的身份出访伦敦。英国的安娜女王非常器重亨德尔的才华,破例任命他为王室作曲家,并赏之以终身年俸。凡此种种足令亨德尔乐不思蜀。选侯几次催他回国,不见回音,至为恼怒。
1714 年,安娜女王去世。汉诺威选侯是英国皇室的近亲,因此皇室推举他继承王位,改号乔治一世。新任国王曾因亨德尔久召不归而生芥蒂,亨德尔自知理短不敢露面。一次,一位公爵告诉亨德尔,英王将在次年夏天在泰晤士河举行一次盛大的水上音乐会,以庆祝登基,并将亲自泛舟河上。亨德尔听后,立即埋头苦干,写出一部管弦乐组曲,名为《水上音乐》。泰晤士河上,金碧辉煌的御舟居乎中央,前后左右簇拥着无数乘有达官显贵们的船只,悠悠然顺流而下,伴随着的是管弦齐鸣。亨德尔和他的乐队坐在尾随英王船的另一条船上。当庆典进行至高潮时,亨德尔指挥乐队演奏起了他的《水上音乐》,英王听到这美妙的乐声,不禁问道:“这是谁写的?”“亨德尔。”英王大惊,君臣间的芥蒂也在这一瞬间化为玉帛。他不但不念旧恶,反而增加了亨德尔的年俸。亨德尔索性于1726 年入籍英国,终身留居未去,此是后话。
1719 年,在王室的支持下,亨德尔创办了“皇家音乐院”,他把当时欧洲著名的艺术家纷纷请来任教。由于学院具有演出条件,因此,他专心于歌剧创作,一时间十多部新作接踵而至,为亨德尔带来更高的声誉。不想就在这时,出现了他的对手博农奇尼。
博农奇尼是位意大利作曲家、大提演奏家,1720 年来到英国,创作歌剧。一天不容二日,加上赞助博农奇尼的贵族出于政治原因煽风点火,亨德尔与博农奇尼之间的敌对情绪日益加深。有一首诗描述了这个争斗场面:
有人说,比起博农奇尼来,
亨德尔先生不过是个笨蛋;
也有人说,他比起亨德尔来,
作个掌灯的还差一点。
奇怪,这一切的差别,
就在叽哩呱啦和呱拉叽哩之间。
最后亨德尔将博农奇尼战胜,对方于1728 年离开伦敦。然而,经过接二连三的类似争斗后,结果是一损俱损,两败俱伤,亨德尔苦心创建的音乐院也日见式微,终于无法继续支撑。
1742 年,亨德尔应邀来到都柏林,看到友人詹姆斯所撰描述耶稣生平的清唱剧《弥赛亚》脚本,歌词是用英语写的,共3 部,分53 章。亨德尔决心为它谱曲。他把全部的心思精力都倾注在这部作品中,废寝忘食,一气呵成,完成这部长达354 页的曲子,仅用了24 天。罗曼·罗兰形容这部作品是亨德尔“蘸着泪水”写成的。
同年,《弥赛亚》在都柏林首演时,盛况空前,座无虚席。翌年,在伦敦上演,英王乔治一世亲自到场。当音乐进行到其中的合唱《阿利路亚》时,英王大受感动,情不能禁,肃然起立,全场听众见状也纷纷效法。此后,欧美国家每逢演唱这首合唱时,听众都要肃立聆听,已成规范。
1759 年,亨德尔在伦敦的一次《弥赛亚》演唱会后不久,与世长辞。他的遗体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亨德尔终于与帮助他成功的英格兰大地化为一体了。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高二作文打过交道吧,写高二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音乐家的小故事》高二作文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家的小故事》优秀高二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写《音乐家的小故事》有所帮助。
导读:一、闻音识人
1707年,亨德尔在不被人知的情况下游历威尼斯。到达后不久,他应私人朋友之邀参加一个蒙面舞会。但亨德尔不擅跳舞,便坐下弹钢琴。正值意大利着名作曲家斯卡拉蒂也在场,当时两人并不相识,但他听过亨德尔非凡的演奏。此时,他忽然听到美妙的琴声传来,斯卡拉蒂一下子惊呆了,他指着戴着假面具坐在钢琴旁的人大声喊叫:“啊,魔鬼!魔鬼!那个弹琴的如果不是魔鬼,便一定是亨德尔!”斯卡拉蒂说完就冲过去掀掉弹琴人的面罩,果然是亨德尔。从此两人成了极好的朋友。
二、最穷的作曲家
斯蒂芬·福斯特是19世纪美国一位自学成才,具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家。福斯特的歌曲优美抒情,朴素真挚,在艺术上有着一定的成就。其中如《哦,苏珊娜!》《家园故老》《老黑奴》等,在美国家喻户晓,而且在我国也广为流传。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艺术财富,可是当他离开人世时,他的全部经济遗产只有皮夹子里的3角8分钱。
三、意外的成功
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是《蓝色狂想曲》,它的诞生是富于戏剧性的。当时美国最着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指挥请他写一部“庄重的作品”,但格什温认为自己对交响乐一窍不通,始终不从命。指挥先生无奈之中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报上抢先刊登了一则广告,说三周后在音乐厅上演格什温的交响乐新作。格什温看了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埋头苦干了两个星期才完成任务。谁知首场演出竟大获成功,并以此奠定了他音乐家的.地位。
四、恕不会客
德国钢琴家、指挥家封·彪罗(1830-1894)生性孤僻,不好交友,尤其对不速之客随便上门打扰极为讨厌。为了能专心工作,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房门上经常挂着免见牌,上面写着:“午饭前恕不会客,午饭后我不在家”。
五、“替身”成名
肖邦初到巴黎时不被人知,誉满全城的是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一个晚上,李斯特举行公演。大厅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按照当时音乐会的习惯,演奏过程中灯火全熄,让听众在黑暗中全神贯注地欣赏音乐家的演奏。这天的钢琴演奏使听众如醉如痴,认为李斯特的演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演奏结束,灯火重明,在听众的狂呼喝彩声中,立在钢琴旁答谢的却是一位陌生的青年——原来是李斯特在灯火熄灭之际,悄悄地把肖邦换了上来。他用这样的方式,把肖邦介绍给了巴黎听众,使肖邦一鸣惊人,被誉为“钢琴家中的第一人”。
【音乐家的小故事】
1.大音乐家的小故事
2.五则大音乐家的小故事
3.五则大音乐家的小故事
4.音乐家的励志小故事
5.本家的小故事
6.作家的醒悟小故事
7.数学家的小故事
8.作家的幽默小故事
上文是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