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品读经典》初一作文都不陌生吧,初一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写《品读经典》初一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我帮大家整理的《品读经典》优秀初一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品读经典》。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间潇洒的文意,正是盛唐浪漫主义作品的写照。读唐人的诗,颇有荡气回肠之感。愁绪酝酿在浓浓酒香与诗香中,映成了地上对饮的人与影;狂意凝聚成人生在世尽情欢乐的金樽;精忠报国的赤诚之心焐热了五月天山上万年不变的积雪;化身成为提着玉龙宝剑奋勇杀敌的强兵。
我读唐诗,体会了唐人的胸襟与气度。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怨妇倾诉,正是宋人精于风花雪月的婉约佳作。他们轻柔地描绘出一处接一处不张扬温馨或催人泪下的场面。且看《漱玉词》、《梦窗词》,单是这淡雅的集名,便带给读者多少遐想——心动澎湃地聆听墙内佳人银玲般的笑声;在带湖边举一杯酒邀请白鹭共饮;少妇在心灰意冷之时一张机一张机地边劳作边哭诉自己的悲惨;女子拾一片菊花感叹自己饱受苦痛人比黄花瘦;寒蝉鸣声一声高过一声令人的心感到凉。
我读宋词,体会了宋人的真挚与悲悯。
古道尘飞扬,骑着瘦马的老者隐没在夕阳之下;长亭送别,清晨片片霜叶却是女子相思,别离的泪浸湿;潼关外千古一叹何其壮哉!还有汉宫静寂的秋,有荒弃了的不再有她欢声笑语舞蹈身姿的长生殿,以及张驴儿阴险的嘴脸与窦娥难以瞑目的怨恨。
我读元曲,体会了被压迫在蒙古人脚下元人的切肤之痛折射出的点点滴滴,就像那无端的飞雪,在三月里使人顿感凄凉。
聆听“知某数,识某文”的教诲,通晓“人不学,不知义”的道义,明白“香九龄,能温床。融四岁,能让梨”的孝悌。品读琅琅上口的《三字经》,内心拾得一份宁静。
品读经典,不单单鉴赏到传统文化的美,更使人开扩了眼界,从中汲取力量。不妨浸淫在古典戏中还自己喧嚣的心灵以清明。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小学作文的经历,对小学作文不是很陌生,小学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300首经典唐诗·冬》读后感》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300首经典唐诗·冬》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300首经典唐诗·冬》读后感》吧。
唐代是诗歌的王国,《全唐诗》收录5万首诗歌,有2300多个诗人。这本《300首经典唐诗》为冬册。
《300首经典唐诗.冬》中一首诗一幅画,诗画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景,景中有画,诗中有情,情融于画,让人回味无穷。我特别喜欢那些长幅的中国画。比如李白的‘关山月’画中的月亮、天山、云层和玉门关让‘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变得多么形象。画中那险峻山,无人的驼群,弯曲的山道,衬托出了:‘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意境。
《300首经典唐诗.冬》中内容丰富,景色,离情,战争,爱国,爱情,生活……我喜欢植物,所以细读了张九齡的‘感遇十二首(其二)’。
诗中的橘子是我最爱吃的水果:每天6个,从去年10月份吃到了今年5月份。橘子皮还是我窗台百草园最好的有机肥料。
如果那时诗人知道:如今橘子树已经遍布在我国东南西北19个省份;橘子已成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巴西、美国出口的橘子比中国还多的话。诗中张九齡也不会写:“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读《300首经典唐诗.冬》吧!它如快乐的鸟儿,如幽幽的森林,如辽阔的海洋,是我们受益终生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