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其他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其他作文可以分为命题其他作文和非命题其他作文。写起其他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我为大家收集的《《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其他作文,希望在写《《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其他作文。
这是一部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内容于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有顾及,惟但求其通为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闻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之所寄。至其人物之详,事业之备,则待教者读者之自加参考,自为引申。本书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镜。
如先生所言,“简要”贯穿全书。人物、事件仅举其纲,甚至一笔带过。若像我一般对诸多历史人物、细节未曾耳闻的,估计也会像我一样,阅读中会掺杂诸多疑惑,甚至放弃。
但是,若了解先生的意思之后,则大可释然。先生意在“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闻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之所寄”,以实现“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镜”。此为先生“为万事开太平”之宏图大愿所致。
不同于对待人物、事件的简言,先生对待历史兴衰动乱处尤多着墨。目的无非是述说兴旺的原因、指陈动乱的缘由,借以警示后人——国家兴亡皆在人事,而非天命。既然在人事,则皆有可努力之处,人事的好坏又出于精神、或心态。无论是武人或农夫甚至是外族掌权,无不需要仰赖士人阶层,也就是读书人治国。除了统治阶层的独大专权之外,读书人的精神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家的治乱兴衰。独夫掌权一旦确立难以更改,农民团体若非到了彻底绝望的地步,绝没有主动求变的动力和意愿。但是读书人团体作为肩负自身使命的力量,向上监督权力,向下治理民事,他们一旦丧失了精神层面的支撑,这个国家也就彻底失去了希望。
明白了先生的意图之后,则无需过多纠缠于细枝末节之处。只需“读者之自加参考,自为引申”。
6、附会
《国史大纲》有一个伴随本——《中国通史》。出自钱穆先生的学生,叶龙。封页上打着“钱穆《国史大纲》课堂版”的旗号。
我是出于对《国史大纲》的畏惧心理而购买了这本书,目的是将其当作阅读原文本的辅助工具,但是读过之后,发现辅助完全不成其为辅助,最终我得到了一个定论——附会之作,几十块钱打了水漂。
所谓课堂版,不过是极其简略粗糙的遗漏版。动乱兴衰关键之处被删减,仅列各朝代的简单变迁,流水账一样的文本,嚼之索然无味。其实细想可知,这本来就是钱穆先生嚼透了历史之后通过口头宣讲的文本,凭借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的没的记下几笔,嚼了又嚼的东西,索然无味成了理所应当。
这也告诉了我一个简单的道理:读书读原作。即便是《国史大纲》也是经过钱穆先生对古人著作拣选后呈现出的一家之见。
可见,在读书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呦呦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高三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高三作文可以分为命题高三作文和非命题高三作文。写起高三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我为大家收集的《《中国通史》读后感》高三作文,希望在写《《中国通史》读后感》上能够帮助到大家,让大家都能写好《《中国通史》读后感》高三作文。
中国——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拥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读了《中国通史》,我深深感受到我美丽的祖国——中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深远与美丽,它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你们,是否也为自己美丽的祖国的深远的历史感到骄傲与自豪呢?
从传说中的“人文始祖”——黄帝、尧、舜、禹的传说到最后的帝国,经历了何等漫长的年代!还记得小学五年级时学过的那首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没错!这件简单单的四十二个字就说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年代。
《中国通史》的前言一开始就说到:“悠悠岁月,渊源流长;华夏文明,万古相传。古今风云,变化莫测;荤荤学子,笔耕不辍。风雨历程,惊涛骇浪;思接千载,浪里淘沙。
茫茫史海,以古鉴今;昭示未来,留芳百世。”仅此六十四字,却意味深长,细细品味,这正是悠悠华夏文明的漫漫历程,这正是泱泱中华历史的这是写照,不是吗?
由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写过史书 ,有多少人用笔墨来赞美历史!历史的每一瞬间都那么的激动人心,让人震撼!历史将会让我们明白许多 ……
难道身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我们不应该将历史牢记在心,放眼未来吗?身为青少年的我们,身为祖国花朵的我们不更应这样吗?
来吧!大家一起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喝彩吧!炎黄子孙们!华夏儿女们!